山师附小朱立金:平凡的岁月里,教育是永不褪色的诗行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5:54    点击次数:77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郭春雨 崔烘昌

朱立金老师,真的很平凡。

从1993年参加工作成为教师算起,白天上课、听课、管理班级、组织班级活动,批作业、改试卷,辅导学生、参加教研、与家长沟通;晚上,备课、做课件,写总结,写心得,做课题,读书充电……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

朱立金老师,真是了不起。在讲台上度过的32年的岁月,一批又一批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,从懵懂走向辽阔天地,而她始终守着三尺讲台,像一棵不断向下扎根的树,用年轮镌刻时光的重量。

始于热爱

在朱立金的学习和工作规划中,“成为老师”,好像就是生活的唯一答案。

受父母的影响,朱立金选择了师范专业。毕业后,进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。当时的朱立金刚满20岁,梳着一条长长的大辫子,在懵懂中满怀对工作的热情。

“当时就像一个大孩子,带着一群小孩子。”想起刚入职的时候,朱立金觉得自己有一种特别蓬勃饱满的热情,把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完全融入到一起,甚至为了给班里学习落后的孩子补课,每天把孩子留校补课后再骑自行车送孩子回家。

“满怀热爱,首先是一种状态,是由内而外散发激情、充满活力的状态。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,你首先要满怀热爱。”这是朱立金在给年轻教师分享中说的一段话。

对教育工作的热爱,是一切坚持的根源。

刚成为教师的那几年,朱立金几乎每天都是加班到最晚的那一个,把全部的热情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。没有捷径可走的日子里,她坚持手写教案,用最朴素的方式备课:反复研读教材,逐句推敲教学环节,常常为理顺一个知识点琢磨到深夜。在走上岗位的六年时间里,从区新苗课、新秀课到教学能手评比,她像春苗拔节般稳步成长,1999年获得历下区教学能手称号时,教案本已摞成厚厚一沓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